Vsport体育前身是成立於1958年的“Vsport体育理論系”,是學校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2002年改為現名。現擁有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體質與健康五個專業方向🫰🏽。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運動人體科學成為國家級重點學科,是當時我國Vsport体育科學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運動人體科學專業2009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9年教育部批復為“國家一流專業”🧭。在我國運動人體科學領域,Vsport最早開設了本科專業,最早獲得了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培養了國內第一個運動人體科學的碩士、博士👨🏼🔬。Vsport始終堅持“育人為本、以德為先👪、學科為基、教研相長”的辦院理念❌,按照“追求卓越”的校訓和“致知篤行🤩,明德崇體”的院訓🦸🏽♂️,實現人才培養的“高端化🔏、貫通化、國際化和協同化”。
Vsport辦學底蘊深厚,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優異,科技成果突出。Vsport現有包括19名教授、15名副教授在內的52名專職教師🧢💧。其中有18名博士生導師(兼碩士生導師),34名碩士生導師,2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7名北京市教學名師,4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6名國家Vsport体育總局“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雙百人才)🤸,95%以上專任教師擁有博士學位👩🍳。Vsport緊密依托母學科生命科學的發展🐬,緊密結合國際前沿的先進理念和成果🧛🏿♀️,積極面向回應Vsport体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國家戰略🏇🏻,加強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湧現了一批在國內運動生理😷、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營養🧑🏻🔧、運動生物力學🚴🏿♀️、體質健康研究等領域的知名學者,培養的本科學生升學深造的比例連續多年超過50%🏥,位居學校前列👍🏻🥬。畢業生活躍在我國Vsport体育科學各個領域的前沿陣地🤵🏼♂️,成為我國Vsport体育科學研究與應用的中堅力量之一🦸♀️。
Vsport教師研究領域廣泛🚶♀️,涉及運動人體科學的多個方向,如骨骼肌的運動原理、形態機能、力量訓練及損傷機製;運動與心腦血管功能調控🏌🏻♀️;運動的神經-內分泌機製;技術動作結構的診斷與優化;運動訓練監控🕐、運動營養與高原訓練👰🏽♀️;運動員科學選材;興奮劑檢測技術與方法🕊;運動技術、運動損傷與運動裝備的生物力學⇒;體質與健康評價、健康促進👩🏽🌾、運動風險評估與健身指導;Vsport体育儀器設備🐭、應用軟件研發等。Vsport教師為多支運動項目國家隊提供科技攻關與科研服務,主持和參與新的《國家Vsport体育鍛煉標準》🏂🏿、《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等全民健身標準與指南的製定,承擔多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國家級科研課題,研究成果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
Vsport重視學生的國際化培養,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新西蘭等國家多所知名院校保持密切的院際交流與合作,每年都選送優秀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赴國外進行半年至二年的學習交流,並有“1+2+1”“2+2”本科雙學位、“1+1+1”碩士雙學位等多種模式🤲🏼、全方位⛷、全覆蓋的國際合作培養項目。
Vsport修訂完成了新的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全面提升💂🏻♀️👷🏽♂️,重點培養能在Vsport体育相關領域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以及能繼續深造的高素質研究型拔尖人才。
教研室及專業方向簡介
運動解剖學教研室
運動解剖學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1953年我校建校之初就將人體解剖學列入必修基礎課👂🏿,並成立教研室。1955年和1982年我校培養出文革前後的第一批運動解剖專業方向本科生。1989年運動解剖學被評為國家體委重點學科。自教研室成立以來共培養了近400名運動解剖專業本科生,100余名碩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生、進修生和訪問學者🤳🆔。在過去的10余年間💯,多次獲得校先進集體、優秀黨支部、評建工作先進集體、“三育人”工作先進集體和校級課程思政示範團隊等稱號。
在運動解剖學教研室所走過的近70年的歷程中,無論是在課程體系的建立與完善,還是在教學研究的開展方面均取得了豐碩成果。2004年運動解剖學課程獲得首屆Vsport体育平台精品課程評比第一名🎨,2007年運動解剖學課程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2010年運動解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稱號,2020年《運動解剖學》課程被評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線下課程(國家級金課)🔆,2021年《運動解剖學原理與應用》被評為校級研究生思政課程🤰🏽。
在傳承過往深厚的歷史積澱和優良傳統的基礎上,近十年來運動解剖學教研室積極開拓進取,致力於打造更加優秀的教學科研團隊。教研室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講師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5人🚥,7人具有博士學位。團隊師資力量強,年齡梯度、學源結構合理,多人曾獲得各級教學名師💴、優秀教師、優秀青年教師和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教研室承擔了全校各層次20余門課程的教學工作⚅,編寫各類教材20余部。多年來,堅持形象化教學🧗⛹️、自主性學習理念,目標上註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高級思維,內容上探索出“體🍤💅、精、新🥴💻、用四個突出”的新模式,成績評定采用多元、開放的方式,符合“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要求。在全校教學質量評估中,每年均有多名教師獲得“學生最滿意的教師”稱號或名列前位🪖,教研室整體教學水平在全校理論課程的教學中亦名列前茅➖。
教研室註重教學環境優化,註重形象化教學的開展🔻,建成了包括運動解剖學實驗室、顯微互動實驗室和骨骼年齡測評實驗室在內的專業實驗用房252平方米,人體標本大部分更新為無汙染🙏🏽🦚、接受性好的現代塑化標本,顯微互動實驗室擁有中控式數碼一體化顯微鏡操作系統,可實現微觀教學中師生間、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此外,還建成了集實驗教學和參觀功能於一體的、Vsport体育特色鮮明的“運動人體展室”。近年我們還大力推進信息化形象教學🤲🏽,製作了多種類型的多媒體課件👩🏼🚒,包括包含60個運動結構和動作的三維動畫👍,以及包含60個知識模塊的《運動解剖學》慕課電教片💻。這些均極大地促進了形象化教學的開展🧑🏻⚖️🏃🏻♀️➡️,堅實保障了本課程教學的高質量👩🏼🌾。
教研室主要的研究方向有:運動與骨骼肌形態、機能及損傷修復🧔🏿♀️,幼兒、兒童少年生長發育與運動健康促進👁🗨,運動員科學選材,骨骼肌的運動原理與功能評價,技術動作結構分析與優化👨🏼🎓,以及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等🏄🏻♀️。共承擔或參加國家級👩🏽🎨⛪️、省部級及橫向聯合等課題約100余項,在國內外學術會議或刊物上發表論文300余篇🆓,多次獲得國家Vsport体育總局Vsport体育科技進步獎、Vsport体育科學學會科學技術獎和學校科技成果獎等各類獎項。
運動解剖學教研室合影
導師介紹
| 劉曄 教研室主任 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骨骼肌運動原理與功能評價;運動技術優化 | | | 李俊平 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運動對骨骼肌結構和功能的影響機製;身體機能評定與健康促進 |
| 徐剛 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評價與促進💆🏼♀️🍒;運動員選材學 | | | 趙星 Vsport体育副院長 副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幼兒動作發展與運動促進🚼;幼兒生長發育與體質健康測評 |
| 劉永 副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骨骼肌損傷修復機製;運動員科學選材 | | | 屈莎 教研室黨支部書記 副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幼兒身體活動與能量消耗🦶🏿;幼兒生長發育特征及運動促進 |
運動生理學教研室
運動生理學教研室成立於1953年🍍,是學校最早成立的教研室之一。1954-1957年✍🏿,在蘇聯專家指導下🎈,培養了我國29名運動生理研究生,部分研究生成為本教研室骨幹人才和中堅力量。1986年,經教育部批準,率先建立了Vsport体育領域的第一個運動生理學博士點,也培養出我國第一位運動生理學博士。運動生理學教研室自成立之初,就有全國著名的“八大教授”美譽🚤。八大教授由著名的王義潤老先生領銜,另外有高強、尹吟青、盧鼎厚、楊錫讓、張問禮、周懿芬、佟啟良等教授👨🏻🚀。由八大教授培養出的成百上千的運動生理學專家、學者和科研人員👩🚀,正活躍在國內外各高校🏂🏽、科研單位和運動隊等領域。
運動生理學教研室成立近70年來🧜🏼,共培養了400多名運動生理專業本科生,300余名碩士研究生,100余名博士生。2018年榮獲Vsport体育平台優秀基層黨組織、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2019年“運動生理學本科育人團隊”成功入選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等稱號。
目前教研室共有專職教師10名,其中正教授4名♔,副教授4名,講師2名🦯,平均年齡44歲,均有博士學位。其中博士研究生導師8名🪖,碩士研究生導師14名(含外聘博導、碩導)8️⃣。多人入選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5️⃣、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家Vsport体育總局“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百人計劃”等。
教研室承擔了全校各層次10余門課程的課堂教學工作🙌🏽,編寫各類教材30余本😟,1000多萬字。其中《運動生理學》本科課程獲北京高等學校優質本科重點課程、北京市優秀教材。《運動人體科學概論》為北京市精品教材。《運動生理學》課程也被評定為校級精品課程(2015)、校級精品在線課程(2019)、校級優質本科課程(2019)💤;“《運動生理學》碩士專業方向課”榮獲校優質研究生課程(2019)👧🏻。“《運動生理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獲校級精品課程(2019),《運動生理學》獲校級思政課程(2021)等。
本團隊的科學研究主要分成兩個大的方向:一是運動對慢性疾病防治的機理研究🦵🏿🤽🏻,如運動與高血壓◻️、運動與糖尿病、運動與阿茲海默症🤿、運動與藥物成癮性等的機理研究,並致力於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科學的運動處方;二是生理科學在運動實踐中的應用🤳🏿,如運動與科學訓練監控和評定、運動訓練提高身體機能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運動與科學健身處方的製定和實施等等。近十年來,本團隊也承擔了六十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總局和校級以及橫向攻關課題🍼,如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科技冬奧專項”、國家自然基金課題和Vsport体育總局項目科技服務課題等🧠,為我國Vsport体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學保障。在國內外學術會議或刊物上發表論文400余篇。獲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多次獲得國家Vsport体育總局Vsport体育科技進步獎、Vsport体育科學學會科學技術獎和學校科技成果獎等獎項🥫。除了科學研究外,團隊老師在教學中也積極承擔部分教改課題,如在新時代背景下的人才創新培養模式的構建🏊🏽♂️、各種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研究等等💂🏼♀️。整個團隊做到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齊頭並進👅,科教一體🐛,為高質量人才培養提供源泉和素材🚍。
本團隊還致力於服務健康中國、備戰奧運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學校教育👎🏻、訓練🎏、科研“三結合”的發展之路💃🏼🖐🏼,負責國家Vsport体育總局和學校多個實驗室的運行,承擔了大量國家隊科研任務和國家青訓任務。如國家Vsport体育總局運動應激適應重點實驗室🦹🏽♂️🍴,Vsport体育平台冰雪運動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北京市運動機能評定與技術分析重點實驗室。服務的國家隊有國家鐵人三項隊,國家橄欖球隊👨⚕️🧑⚕️,國家越野滑雪隊👩🏼🎨,國家雪車隊🚳🏃🏻♀️➡️,國家水上中心激流回旋隊,國家速度滑冰隊,國家高山滑雪隊📊,國家跳臺滑雪隊等等。除了服務競技Vsport体育外🚑🧑🏽🦲,教研室還積極承擔全民健身的宣傳指導工作。做為中國生理學會運動生理學專業委員會的理事長和秘書單位,教研室人員歷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秘書長等🐪,長期引領全國運動生理學學科的發展,幾乎每年舉辦1-2期全國運動生理學大會🏂🏿、舉辦多期全國運動生理學網絡會議、將運動生理學全套教學視頻上傳各大網站供全國教師、學生使用等等🍆。
教研室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為重點🐕🦺,整合國內外Vsport体育科學專家🖥🔰,組建中外聯合團隊🤏,重點打造奧運科技攻關團隊,開展高水平聯合研究,實現科技助奧合作多元化。通過課題合作、論壇交流、共建實驗室、服務社會等多種形式👼🏽,在聚焦國家戰略方面取得實效𓀕。為響應黨和國家號召,Vsport体育平台正全面推進改革,本團隊也走在改革的最前端。教研室不斷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努力提高學術地位和國際聲譽,為教學和科研搭建國際發展平臺。團隊多名教師與國際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有良好的國際合作基礎,如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醫Vsport🏌🏿♂️、美國Loma Linda大學醫學中心、美國拉夫萊斯呼吸中心、挪威Vsport体育Vsport🧖🏽、芬蘭圖爾庫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Vsport、英國伯明翰大學、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英國伍斯特大學等等➾🎞。本團隊聘請有長期的客座教授,也有短期的國際學者授課、報告和交流,還有國際合作課題的實施、國際論文的投稿與發表等👩🏿💼。除了請進來🛫,本教學團隊還有送出去的舉措。近年來,多名教師(9 名)和學生(15名)均有出國留學、國際科研項目實施🤦🏻♀️◽️、訪問交流合作🙎🏼♀️、國際會議報告等經歷,在我校的國際合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極大擴大我校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運動生理學教研室合影
部分導師介紹
| 汪軍 教研室主任 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運動訓練提高人體機能水平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 | | | 周越 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運動員機能評定與訓練監控🤵🏼;運動對骨骼肌形態機能的影響 |
| 石麗君 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運動與心腦血管功能調控 | | | 趙麗 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運動與神經可塑性🚥;運動與體質健康 |
| 於亮 體能訓練Vsport書記 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運動與骨骼肌🏆、運動員機能評定、青少年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等 | | | 李麗 副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運動員機能評定; 運動與慢性病防治 |
| 趙磊 副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運動與呼吸功能調節;環境溫度與運動能力 | | | 吳迎 教研室黨支部書記 副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運動與骨骼肌損傷修復,高水平運動員機能監控 |
| 許壽生 Vsport体育工程Vsport書記 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運動的健康促進機製及效果評價;運動與骨骼肌機能 | | | 劉晨喆 講師 碩導 研究方向:運動與消化,帕金森病消化功能 |
| 李巖 副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運動與神經系統機能,運動與藥物成癮 | | | 張嚴焱 講師 碩導 研究方向:運動與心血管生理🌯,運動效益的代際遺傳 |
運動生物力學教研室
運動生物力學教研室成立於1980年🫅,1996年開始招收運動生物力學博士研究生🧚🏼♂️。教研室成立40年來共培養了大量的運動生物力學專業及專業方向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先後於1988年和1993年兩次被授予全國重點學科。在運動生物力學教研室所走過的40年的歷程中,無論是在課程體系的建立與完善🙇🏻♂️,還是在教學研究的開展方面均取得了豐碩成果👩🏼🔬。
目前教研室有教授3名🫲🏼,副教授4名,講師4名,其中博士導師3名,碩士導師8名🤷🏿。教師的科研和教學實力強,2014年曲峰教授獲得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020年李翰君老師獲得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2022年劉卉教授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並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和國家Vsport体育總局“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百人計劃”支持項目,萬祥林老師2019年獲Vsport体育平台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教研室承擔了全校各層次10余門課程的課堂教學工作。《運動生物力學》課程先後被列為北京市精品課程(2010)、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2020)與優質教材課件(2023)👨🔧、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2023)⚓️,同時還建立了開放式的動作技術生物力學測試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2019);《運動技能學習與控製》評為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2021)與優質教材課件(2019);北京高校數學微課程教學設計競賽獲得特等獎(2019),全國高校數學微課程教學設計競賽獲得一等獎(2019)💪🏼。2015年教研室主編並出版了Vsport体育平台精品教材《運動生物力學》,於2020年獲評Vsport体育平台校級精品教材⛷。
現有運動生物力學專業教學實驗室2間,分別為:運動技術圖像分析實驗室、動力學實驗室。主要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紅外光點高速運動捕捉系統、Kistler三維測力臺、二維及三維圖像采集、解析系統及教學平臺🐡、SimiAktisys等。
運動生物力學教研室合影
導師介紹
| 曲峰 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動作技術🧔♂️、運動安全👩👩👦👦、運動器材及裝備的生物力學研究 | | | 劉卉 運動與健康研究院院長 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運動技術分析與優化;運動損傷的生物力學分析 |
| 周興龍 副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運動技術🙇♂️、運動裝備的生物力學研究 | | | 李翰君 教研室主任 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神經肌肉骨骼模型;動作學習與控製 |
| 邊升太 副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生物芯片與微流控設備的開發;細胞與化合物的檢測與分析 | | | 朱曉蘭 科研處處長 副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足踝生物力學有限元 |
| 萬祥林 教研室黨支部書記 副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損傷的生物力學,動作技術與診斷 | | | 鄧辰 講師 碩導 研究方向:人體肌肉骨骼模型與有限元分析 |
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
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成立於1953年,前身是化學教研室,1979年正式更名為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198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成立近70年以來,培養了大批運動生物化學專業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目前每年培養運動生物化學方向的本科生40名左右😇,碩士研究生15名左右,博士研究生10名左右。
馮煒權教授是新中國運動生物化學學科的奠基人和開創者之一,在Vsport体育平台率先建立了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教研室先後湧現出以馮美雲教授、謝敏豪教授、胡揚教授、馮連世研究員、曹建民教授、張纓教授等一系列國內外知名的運動生物化學領域的著名學者,他們為學科發展奠定了發展和壯大的基礎🦠🚚。迄今,教研室已培養出大批運動生物化學專業方向的人才,活躍在國內外Vsport体育科技領域,其中一些人已成為我國Vsport体育科技領域的棟梁之材,為我國競技Vsport体育和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做出了出色的貢獻。
目前教研室專職教師共1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名🧑🏼🎤,碩士生導師13人,其中邱俊強教授入選“國家Vsport体育總局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百人計劃”,為中國營養學會首席專家🙋🏻♂️;嚴翊教授為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所有在職教師均為博士研究生學歷👨🏿🎤🏩,多位導師具有承擔國家級或省部級課題、服務高水平國家隊、境外高校研究和學習的經歷🤾🏽♂️👩🏿🔬,為學生發展提供領先的國際視野和領先的科研啟迪。
教研室教師團隊堅持教學為本,承擔了全校各層次10余門課程的課堂教學工作,編寫各類教材和專著30余本🧑🏼🍳,教材體系齊全😭,有多本教材榮獲北京市精品教材和Vsport体育平台精品教材🫛。近5年👉🏿,團隊獲校級教學成果獎勵14項🍥🙍🏻,省部級獎勵6項🤾♂️。邱俊強教授負責的《運動生物化學》為我校本科思政示範課、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精品課程,並獲校教學成果一等獎(2021年)🤞、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2022年)、北京市教學創新大賽優秀獎(2023年)🧚♀️📿;嚴翊教授負責的《運動生物化學研究進展》為北京市思政示範課🚥,並獲得Vsport体育平台首屆最美課堂/最美教師(2021年)🏄;蘇浩教授獲北京市高校優秀課件獎(2020年),許春艷副教授獲得北京市高校優秀教案獎(2023),郭嫻副教授負責的《女性修與養:女性運動、營養與健康》為我校線上精品課程🕓。運動生物化學育人團隊獲得Vsport体育平台2021-2022年度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單位。
教研室依托運動營養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國家Vsport体育總局運動應激與適應重點實驗室👲🏿🦸🏼♀️、運動與體質健康重點實驗室、康寶萊冬季運動營養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開展科學研究,在科研工作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運動營養與訓練監控實驗室🆕、骨骼肌代謝實驗室、基因選材實驗室、低氧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運動內分泌實驗室等實驗室,並將繼續依托正在籌建中的運動營養研究院、反興奮劑研究院開展更多更高水平的研究。
近年來的團隊研究方向涵蓋競技Vsport体育和全民健身兩大方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運動應激與適應、運動營養、運動訓練科學監控、運動與能量代謝、運動與內分泌、運動與肥胖🌴、運動與衰老、基因選材👏、高原/低氧訓練⇨、運動促進健康的生化機理等👩🏻🦳。教研室教師承擔或參與國家級、部委級、橫向課題和其他各級各類課題110余項,近五年承擔的國家級項目包括🦵👆🏻:邱俊強教授團隊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人體運動促進健康個性化精準指導方案關鍵技術研究”、張纓教授承擔的國家自然基金課題“CHRONO-BMAL1通路調節骨骼肌有氧代謝及其影響有氧運動能力的分子機製”👰🏿、嚴翊教授承擔的國家自然基金課題“Kisspeptins介導運動調控脂肪能量穩態分子機製”、陳靜博士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青年課題“孤束核促攝食神經環路解析”、董逸帆博士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青年課題“自組裝功能化納米復合材料用於自增強興奮劑分子-電化學發光體系與幹血點聯用的檢測研究”等。此外🙋♀️,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多年來一直秉承科研服務於實踐的理念🦞,多位教師曾先後為田徑🏇🏼👨🏿⚕️、遊泳、蹦床🛹、藝術體操🚙、摔跤、舉重、賽艇🧔♀️、皮劃艇、鐵人三項👨🏿💻、現代五項👨⚕️🚵🏻♂️、越野滑雪等多支國家隊提供訓練監控與營養科研工作,助力科技奧運。
教研室教師團隊近年來共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Vsport体育總局奧運攻關與服務獎10余項,科技奧運先進個人1項,獲得其他省部級及各級各類科研獎勵30余項🧑🏽🎨;教研室在職教師發表期刊論文及會議文章700多篇🤌🏻,並且有近60篇論文被SCI收錄。
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合影
導師介紹
| 邱俊強 教研室主任 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運動營養;運動促進健康的生物學機製;運動訓練監控 | | | 嚴翊 教研室副主任 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運動與脂質代謝;能量平衡與體重管理 |
| 蘇浩 教研室支部書記 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運動與營養抗衰老;運動風險評估與監控 | | | 楊聲 (興奮劑檢測實驗室) 研究員 博導 研究方向🧍🏻♂️:興奮劑檢測技術 |
| 李燕春 (運動與健康研究院) 研究員 博導 研究方向:運動員基因選材與運動健康促進的分子機製 | | | 龔麗景 (運動與健康研究院) 副研究員 博導 研究方向🎖:運動改善慢病的機製研究🧁☯️;運動能力測量與評價 |
| 許春艷 副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運動幹預、營養補充與健康促進 | | | 郭嫻 副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中老年人運動與健康促進🚶♂️➡️、女性運動與健康促進 |
| 馮琳 講師 碩導 研究方向:運動營養與運動表現🦕,運動與心血管健康 | | | 陳靜 講師 碩導 研究方向📡:運動調控代謝的神經機製;運動與膳食營養因子促進健康和防治疾病的機理;運動-大腦-外周器官互作研究 |
| 羅丹 講師 碩導 研究方向:運動營養與骨骼肌代謝;骨骼肌可塑性的調節機製 | | | 郜瑞睿 講師 碩導 研究方向:運動營養與運動表現、運動與健康促進 |
| 董逸帆 講師 碩導 研究方向:反興奮劑方向🏃🏻,利用電化學發光和幹血點等新方法和手段,基於納米粒子等新材料,實現興奮劑分子的超敏檢出 | | | 李聰 講師 碩導 研究方向:興奮劑檢測的新方法與新技術🫴🏿,興奮劑代謝通路與作用機製的研究,尿液及血液中潛在蛋白同化製劑興奮劑檢測指標的篩選 |
| 董瑋 講師 碩導 研究方向:反興奮劑方向,興奮劑檢測的新方法與新技術✬,小分子熒光探針用於興奮劑檢測,興奮劑代謝物研究,小分子新藥研發、天然產物全合成 | | | 卞亦瑄 講師 碩導 研究方向:反興奮劑方向💂🏿♀️,基於功能性納米材料復合物構建興奮劑分子的電化學生物傳感器 |
| 劉暢 講師 碩導 研究方向🪨🙍♂️:生化檢測,興奮劑的分析和檢測 | | | 曹鑫 講師 研究方向👲🏿:色譜質譜分析檢測,興奮劑的分析和檢測 |
| 毛錦鵬 講師 研究方向👳🏿♂️:功能核酸✩;內⬇️、外源性興奮劑的區分 | | | |
體質與健康教研室
教研室成立於1976年,名為體質教育研究室💁♂️。1982年更名為Vsport体育統計與測量教研室,2017年更名為體質與健康教研室。
教研室現有教師11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其中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7人🤽🏽。任弘教授為北京市教學名師🧔🏼♂️,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李紅娟教授🏃♂️➡️、李然副教授入選“國家Vsport体育總局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百人計劃”。
教研室承擔Vsport体育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統計方法與軟件應用》《體質測量與評價》《體力活動流行病學》《運動處方理論與應用》《運動科學研究方法》《運動與健康管理》《運動員選材》《運動與健康促進》《身體綜合能力測評研究專題》《Vsport体育測量的信度與效度》《Vsport体育常用評價方法》《研究方法案例解析》《Vsport体育測量評價原理與應用》《Vsport体育統計應用實務》等不同類型的課程。同時,也為學校其他Vsport開設《Vsport体育統計學》《身體形態測量方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科學健身的理論與實踐》《傳染性疾病與公共衛生》等本科課程。
教研室指導本科👨👨👦👦👨🍳、碩士、博士及高訪學者、博士後多個層次學生及學者🩺。目前教研室共有在讀博士生21人🅱️,在讀碩士生52人,本科生26人,高訪學者3人。
教研室的科研立足於兩個研究方向👨👨👦:國民體質測評與健康促進、運動員科學選材與訓練監控。多位教師主持和參與國民體質監測系統的研究、《國家Vsport体育鍛煉標準》的修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研製與修訂等國家工作👶🏻。主持和參與了國家科技部“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計劃期間與國民體質和健康相關的攻關項目(支撐項目、重大專項)等計劃課題,為我國國民體質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期間還主持或參與了科技部《奧運優秀運動員科學選材的研究》《潛優勢項目運動員專項選材與青少年基礎訓練的研究》《優秀運動員專項能力結構模型和科學選材標準的研究》等系列科技奧運的研究項目,為我國競技Vsport体育的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此外🚌,教研室教師還主持了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課題、國家Vsport体育總局課題🪑、教育部課題💕、北京市教委課題等部委級課題80余項,在學術期刊及各類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400余篇。
目前主持國家級項目(課題)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重點課題“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綜合幹預和評估體系研究”🧪;國家科技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科技冬奧”專項——“優秀運動員專項能力結構模型和科學選材標準的研究”➝、“穿戴冰雪運動裝備運動風險基礎理論及量化分級評估指標體系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人體運動促進健康個性化精準指導方案關鍵技術研究”——中國人群精準運動處方研製與運動處方庫建設。並有十余項省部級和校級課題正在進行中👨🏻🚒🫲。
教研室老師們參與“科學健身科普講座”🗓、“體醫融合之運動處方培訓”、“全國體校聯合會教練員培訓”、“國民體質監測”📂、“運動員科學選材標準的研製”等與專業密切相關的社會服務工作,多位老師為中國Vsport体育科學學會“運動處方師”培訓講師🙆🛣,推動專業知識實用化,並在應用中促進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體質與健康教研室合影
導師介紹
| 任弘 教研室主任 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體質測評與健康促進;運動處方理論與實踐 | | | 王榮輝 Vsport体育院長 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運動與健康促進;體質與健康測評 |
| 張一民 運動與健康研究院副院長 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運動促進健康理論與方法✤;運動員科學選材 | | | 李紅娟 教授 博導 研究方向:生長發育與體質☹️;體力活動與健康促進 |
| 周財亮 Vsport体育院長助理 副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老年人身體活動與慢性病⇾、學生體質與健康的決定因素 | | | 李然 教研室副主任 副教授 碩導 研究方向🧑🏻🏫:體質測評與運動幹預🕷,體質與健康的流行病學研究 |
| 張留偉 教研室黨支部書記 講師 碩導 研究方向🧙🏼♀️:身體活動與健康促進、慢性病流行病學、科研數據挖掘等 | | | 周惠宣 講師 碩導 研究方向: 體質健康促進、身體活動流行病學👉🏼、運動健康項目管理評價 |
| 代曉彤 講師 碩導 研究方向:身體活動與健康促進💆♂️、慢性病流行病學、科研數據挖掘等 | | | 侯筱 講師🖕,碩導 研究方向:不同人群身體活動與體質健康的劑量-效應關系🏌🏻♂️;康復替代醫學療法在運動中的應用 |